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News

2025年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师暑假推荐阅读书目

编辑:admin 时间:2025年06月24日 访问次数:164

1.《治大国若烹小鲜

作者:吕德文

推荐人:何怀文老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91659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号“侠客岛”“学习小组”的评论文章的合集。这些文章以抽丝剥茧的分析为特色,阅读量大多达“10万 ”。

本书以“透视基层”为主题,分析了基层乱象、微腐败和基层负担重等热点问题,并对基层干部如何作为、基层改革如何进行提出了独到见解。且以小见大,基于新闻案例和实地调查材料,剖析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痛点,力图呈现中国之治在基层的复杂实践。通过真实再现巨变中的基层实践,揭示基层运行规律,从中发现真问题,并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思路和办法。

2.《科学的历程

作者:吴国盛

推荐人:何香柏老师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5798374

内容简介:

《科学的历程》是一部普及性的世界科学通史。以东方文明和科学技术对人类进步的影响为开端,以西方文明和科学的发展历程为核心,同时探讨了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推动科学发展的力量。通过对科学家生平及科学发现过程简洁而不乏激情的叙述,阐释了每一次重要的科技进步在人类文明发展链条上的意义和价值,辅以大量精美插图,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自身宇宙观、世界观不断深化的路径。

本书把自然科学的发展放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来讲述,有助于读者弄清自然科学在人类文明史中的位置。此外,作者在讲述严肃的科学发展史的同时,保留了历史进程中那些生动活泼的细节,使本书具有良好的可读性。

3.《天道与人文

作者:竺可桢

推荐人:胡铭老师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20974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许多文史工作者在选用素材时,都有“六经注我”或堆砌编排的特点,其最终分析可能失之偏颇。竺可桢选用材料十分讲究,对历史的分析基本上做到了唯材料是举。《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对气候变迁的分期,既不是根据温度变迁的周期,也不是根据历史朝代的不同,更不是根据纪年方式的变更,而纯粹是“根据手边材料的性质”。把气候时期分为“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这种分期方式与气候变迁本身并无关系,表面上看来极不合自然逻辑,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最方便实用且能最接近客观真实的一种方式,典型地体现了他所反复提倡的“求是”精神。


4.《爱因斯坦文集(全三卷)

作者:[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推荐人:黄韬老师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71666

内容简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思想家。本文集分为三卷:第一卷主要收录爱因斯坦科学概论和科学哲学方面的著述,体现了他对哲学上重大问题特别是认识论问题的深入思考;第二卷主要收录爱因斯坦的重要科学论文,体现了他在物理学上的伟大成就;第三卷主要收录爱因斯坦的社会政治言论,体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深切关注。本书所集中彰显的科学和人文思想反映了爱因斯坦决不仅仅是一位自然科学家,也是一位不可忽视的公共知识分子、社会思想家和人类共同命运的真正关切者。

5.《刑法方法论

作者:陈兴良

推荐人:李世阳老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336527

内容简介:

      本书以《刑法方法论》为书名,内容并不限于刑法解释方法,还包含思维方法和推理方法,这是因为刑法方法论具有特殊性,其思维方法、解释方法和推理方法都具有不同于其他部门法之处。

      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包括绪论、导论和十五章,从刑法教义学方法论、刑法思维论、刑法解释论、刑法推理论等对刑法方法进行了体系化阐释。

      本书是陈兴良教授从事刑法学研究以来的集大成之作,对刑法学研究方法、思维方法、解释方法、推理方法等进行的全面研究,对国内的刑法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6.《民法典·婚姻家庭继承注释书

作者:汪洋

推荐人:陆青老师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16238684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注释书系列》是一套大型法律注释体系工具书,均由理论及实务专家编著,打破传统法条编纂模式,系统梳理相关立法、立法释义、司法解释、司法文件、指导性和参考性案例及其理解与适用,全面覆盖前沿热点、适用要点和关键难点,精准对应法律实务、法学研究、案例教学等应用需求。

7.《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

作者:[英]J.G.弗雷泽

推荐人:王冠玺老师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78846

内容简介:

《金枝》是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之作。自它问世以来,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但它出色地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时至今日,它仍是一部阐述巫术和宗教起源的权威之作。

《金枝》缘起于一个古老的地方习俗:一座神庙的祭司被称为“森林之王”,却又能由逃奴担任,然而其他任何一个逃奴只要能够折取他日夜守护的一棵树上的一节树枝,就有资格与他决斗、杀死他并取而代之。这个古老习俗的缘起与存在疑点重重,为此,作者目光遍及世界各地,收集了世界各民族的原始信仰的丰富资料,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梳理出一套严整的体系,并对巫术的由来与发展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说明和展望。

8.《法律3.0》

作者:[英]罗杰·布朗斯沃德

推荐人:王凌皞老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38483

内容简介:

      在当前的人工智能时代,无处不在的算法和蓬勃涌现的新技术不仅是法律规制的对象,也被用作规制工具来治理和塑造着人类自身。本书通过将技术问题摆在法律思考的突出位置,提出了“法律 3.0”的概念——利用技术方案而不是法律规则来实现规制目标。

      与秉持融贯主义思路的法律 1.0 和秉持规制工具主义思路的法律2.0 相比,采取技术主义思路的法律 3.0 通过对产品、流程、空间乃至人的设计而完美预防了问题的出现。这在极大提高了监管效率和实效的同时,也对传统法律规则和法律推理方式提出挑战,引发人们对伦理和法治的关切。

      本书认为,我们已经进入规则、规制和技术三种思维与对话并存的法律 3.0 时代,需要重新构想和塑造法律,通过把技术工具纳入法律所在的规制环境,拓宽法律研究的领域,并将技术治理置于法治约束之下,从而维护自由、自主和能动性等人类社会性存在的基本条件。

9.《你好,陌生人

作者:项飚 等

推荐人:查云飞老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21775259

内容简介:

《你好,陌生人》是知名人类学家项飙领衔的一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剖析之作。本书以“如何看见陌生人”为话题切入点,通过与多位跨领域学者的深度对话,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如何在日益陌生化的社会中重新发现他人,重建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连接。

从画家刘小东对身边陌生人内在生活感的观察,到犯罪研究者何袜皮对城市中的陌生人保安群体的研究,从纪录片导演李一凡镜头下选择自我陌生化的杀马特,到社区营造实践者刘悦来带动陌生人一起做点事情的花园实验,再到“网红”动物园园长沈志军对园区“以动物为中心”的设计改造,本书从不同角度切入“陌生人”这一主题,揭示了陌生人在当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及其后的社会变迁。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与高度透明化的背景下,我们逐渐陷入“陌生化”的困境,对身边的人与事失去了好奇心,甚至逐渐变得无感。书中不仅反思了这种“陌生化”带来的这种孤独与疏离,还提出了构建“安生式”的思考方式的可能性。本书通过鲜活的对话与实践,尝试唤起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人和物的关注,引导人们重新找回对身边人的感知与理解,从而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和行动点。

10.《基本劳动标准立法研究》

作者:肖竹、沈建峰

推荐人:许建宇老师

出版社:中国人事出版社

ISBN:9787512920828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基本劳动标准法基本问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职业安全健康与劳动者人格权保护、特殊群体的基本劳动标准保护、新就业形态等特殊用工关系的基本劳动标准设计等基本劳动标准立法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学理论证,并对基本劳动标准法进行系统的条文设计,阐释了基本劳动标准法的理论基础,梳理了基本劳动标准法的制度体系,也为未来立法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

11.《社会法与市民法》

作者:[日]桥本文雄

推荐人:郑观老师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27971

内容简介:

《社会法与市民法》是日本社会法理论的奠基之作,系统构建了社会法的基本体系和内容框架,分析了社会法的概念、范畴、性质、特征,梳理了社会法产生发展的基本脉络,研究了社会法与市民法的不同机理。

按照法社会化的理论,社会法与市民法都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物质基础,社会法吸取了市民法中的积极意义,但与市民法是平行的、相对独立的。社会法以生存权、劳动权、团结权等社会基本权思想为根基,它不是按照公、私法的严格界限分立出来的,而是公法与私法相互渗透产生的新的法领域。

12.《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案例选编(二)

作者:张勇

推荐人:郑磊老师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16237335

内容简介:

      本书对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以来审查纠正的工作案例,以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报送的2019年以来审查纠正的工作案例进行编辑整理,选取其中部分案例作为第二本案例选编出版。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案例选编(二)》分为全国、省级、市级、县级人大常委会案例四编,共收录案例298件。选取的案例包括了案例来源、审查内容、审查理由、审查研究情况、审查意见、纠正处理情况等有关内容,做到每件案例都介绍全面、阐述详实、说理清晰。

      《备案审查研究》的出版具有开创意义,作为备案审查领域的专业连续出版物,为备案审查的理论与实务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也将推动我国备案审查工作再上新台阶。

13.《四書章句集注

作者:朱熹

推荐人:钟瑞庆老师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81695

内容简介:

      《四書章句集注》,本书为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该书文字洗练, 对《四书》训诂文字, 疏通文理, 注重义理阐发, 从整体上探求与把握儒学精义, 堪称解读《四书》的经典之作。此次整理以清嘉庆十六年吴县吴氏父子校刻本为底本, 用清康熙内府仿刻的宋淳祐二年大字本校勘。


14.《金融审判中非典型合同纠纷法律适用研究

作者:陈醇

推荐人:周淳老师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24401766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了衍生合同理论、双重类似标准、强制性规范三分法等新的理论,以应对金融审判中非典型合同纠纷案法律适用的难题。

      在非典型合同的类型方面,本书提出衍生合同的概念,形成了衍生合同、混合合同与纯粹新合同组成的非典型合同类型体系。

      在非典型合同与典型合同的类似程度标准上,本书提出了双重类似标准。双重类似标准(最相类似且高度类似)不同于《民法典》参照适用规范中的最相类似标准,可以避免因低度类似而出现的口袋合同现象。

      在非典型合同规则的生成方法上,本书提出了非典型合同法律规则生成的同构论,即因应非典型合同的结构而生成其法律规则结构的规则生成理论。同构论解释了结构对非典型合同的意义,并避免了吸收说、结合说与类推适用说难以适用于衍生合同的困境。

      在强制性规范的分类及其认定规则上,本书提出了新三分法及其认定规则。联结传统二分法、区隔论与缔约过失理论,本书将强制性规范分为缔约性规范、效力性规范与履行性规范,据此建立了系列认定规则。

      此外,本书还讨论了非典型合同纠纷案中强制性规范的转致论与法律适用的价值取向,以及作为穿透式审判基础的新合同联立理论及其适用要件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