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News

2023年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师寒假推荐阅读书目

编辑:admin 时间:2023年01月08日 访问次数:3486

1.《竞争法律与政策前沿问题研究

作者:王先林

推荐人:吴佩乘老师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67716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近年来国家关于“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和“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的要求,围绕竞争法律与政策的前沿问题,分七章展开分析。导论从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和强化反垄断引出本书主题的背景,接着分别从竞争政策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等方面展开论述。其中,反垄断法部分除了总体性内容的分析外,还专门就非常复杂也备受关注的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和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进行讨论。

2.《各行其是:法学与司法

作者:[美]理查德·波斯纳

译者:苏力/邱遥堃

推荐人:李辉老师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071488

内容简介:

《各行其是:法学与司法》是近年来波斯纳继《法官如何思考》和《司法反思录》之后,对美国司法制度特点、弊端以及可能的改革与完善思考的第三本著作。三本书构成了波斯纳对当代美国司法制度研究的三部曲。他认为美国司法制度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结构性问题与可以解决的程序性问题、管理性问题,后二者正是法学界可以帮助法院的着力点。法学院因其自身日益职业化、理论化与交叉学科化,其学术产生与学生培养反而越来越不能满足甚至无视法院的需求,这就是法学与司法“各行其是”的题中之意。

3.《合同法学(第二版)

作者:韩世远

推荐人:陆青老师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590425

内容简介:

本教材坚持从解释论的基本立场出发,以《民法典》合同编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为论述对象,同时借鉴国内外合同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系统精当地阐述了合同法的基本概念、规则、原则和制度。本书在对总论全面展开的基础上在分论部分着力更强,弥补了既有的合同法教学及科研中对于此部分重视不足的缺憾。本书内容曾在教学过程中反复使用,保留了积累起来的简单易懂的示意图表,经过十数年的教学实践检验,非常合理且实用。

4.《自然法与国际法(第一、二卷)

作者:[德]普芬道夫

译者:罗国强/刘瑛

推荐人:罗国强老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97301

内容简介:

本书为德国学者普芬道夫最重要的著作《自然法与国际法》 (八卷本)的第一、二卷的中译本。作者在书中创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自然法与国际法理论体系,并成为继格老秀斯之后近代西方最重要的自然法学派与国际法学者。原书出版后获得巨大成功,其拉丁文版被广为传阅,后来又被翻译为法文,英文和意大利文等,成为法理及国际法领域的经典巨著。本书译者拟通过翻译该经典著作,向读者系统地介绍普芬道夫的自然法与国际法理论体系。

5.《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作者:项飙/吴琦

推荐人:郑春燕老师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76953

内容简介:

两代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其中涉及对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题目的思考。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思维操练的方法——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6.《演奏之外

作者:张昊辰

推荐人:金敏老师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47742723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青年钢琴演奏家张昊辰写在“演奏之外”的音乐哲学随笔。在古典音乐与大众审美存在距离的今天,作者试图讲述的是自己心目中鲜活而又深刻、细腻而又广阔的属于古典音乐的完美世界。从古典音乐与哲学、美学、历史、社会的关系,到在音乐史上留下重要印迹的作曲家们的艺术人生,再到作者本人在与钢琴对话的生涯中感知到的共鸣和张力,书中的随笔思考看似断章,实际上连贯地呈现了既是青年也是钢琴演奏家的张昊辰对古典音乐和演奏舞台的理解、热爱、依恋与期待。

7.《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

作者:[德]哈特穆特•罗萨

译者:郑作彧

推荐人:叶良芳老师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49083

内容简介:

你幸福吗?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然而说“我很忙碌”,却能赢得大家的一致赞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量化为数字的今天,人们似乎又过于忙碌了。为了房子、车子,年轻人不堪负累。在吐槽、自黑过后,你是否想过我们为何会如此忙碌?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罗萨认为,正是不断强化的增长逻辑造成了科技进步、社会变迁、生活节奏的不断加速。尽管智能手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但是我们也越来越紧密地被捆绑到不断加速的社会化大生产当中,无法自拔,以至于人们与过往的空间、物、行动、时间、自我和社会不断地疏离与异化。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新的异化形式诞生了。

8.《Law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gulating AI and Applying in Legal Practice》

编者:Bart Custers/Eduard Fosch-Villaronga

推荐人:熊明辉老师

出版社:Springer

ISBN:9789462655225

推荐理由:

(1)该书是数字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2022年纳入斯普林格出版社的“信息技术与法律文库”出版;(2)该书体现了数字法学的两个研究方向,即数字世界法律化和法律世界数字化;(3)该书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我校图书馆已购买了SpringerLink数据库,同学们通过校园VPN轻而易便可获得该电子版;(4)该书网址: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4-6265-523-2

9.《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

作者:田晓菲

推荐人:章程老师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2979

内容简介:

对梁人来说,他们的时代充满了崭新的开始、“新变”及能量充沛的创举。他们生活在现下,完全沉浸于“此时与此地”,投入地经历每一个时刻。他们在智识上极为精微渊雅,精神上却又相当天真。对梁朝的文化精神最好的概括,不是“颓废”,而是“康强”。

梁朝覆灭之后已经过去了许多个世纪,它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份重要的遗产,但这又是一份让人感到不安的遗产,因为它和当代文化政治纠结在一起,展示了一些长期以来存在于中国文化中的问题。曾经一度数量庞大的文本现在只有零星的残存,南方帝国的辉煌就隐藏在这些断简残篇之中,后人从自己的目的出发对之进行诠释,这些带有隐含的动机与偏见的诠释更加扭曲了它们的光芒。

在烽火与流星照耀下的国土,一半隐藏在阴影里,这正好是对萧梁王朝的最好象征。本书试图为一个已经过去的时代勾勒一副肖像画,不仅探讨梁朝的文学作品,更旨在检视梁朝文学生产的文化语境,就此提出一系列具有内在关联的文化史和文学史问题。


10.《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

作者:[法]米歇尔·福柯

译者:刘北成/杨远婴

推荐人:陆家豪老师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1494

内容简介:

这部著作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它把“自然”的一个片段交还给历史,改造了疯癫,即把我们当做医学现象的东西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实际上,福柯从未界定疯癫;疯癫并不是认识对象,其历史需要重新揭示;可以说,它不过是这种认识本身;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福柯从未把疯癫当做一种功能现实,在他看来,他纯粹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

推荐理由:

不管身处何种时代,我们都需要反复阅读福柯。这本《疯癫与文明》是福柯在其博士论文《疯癫与非理智——古典时期的疯癫史》之基础上缩写修改而成。从本质上而言,疯癫与文明呈现一体两面关系,我们如何对待疯癫,反向印证我们如何定义“正常”。福柯从“愚人船”的历史景象到大禁闭、再到人们用现代心理学去审视与检验疯癫,人们对于疯癫的态度从对其友善甚至是歌颂,到后期转向将非理性隐匿起来,通过放逐与隔离来制造恐惧。对于理性的追求在某种意义上一直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人类历史在很多时候都是由感性甚至疯癫写就。福柯在本书中即认为,疯癫与艺术作品是同时存在的,因为疯癫使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开始出现。如若没有疯癫,我们也不会看到梵高、尼采、韦伯等人的伟大作品。在此意义上而言,福柯通过他特有的背离于传统历史学考证的方法去构造其自身的知识考古学,他让我们反思: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我们才算是一个现代文明意义上的“正常人”,现代心理学所建构的正常人与理性人究竟是何种形象?现代性本身给我们人类文明带来了什么?我们真的一直都在通过现代性文明走向进步吗?这些根本性追问或许永远都没有答案,但是福柯通过其优美流畅的文学性文笔,与深邃的思想,带领我们走向他建构的一个意境幽远的精神世界。


11.《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

作者:杨华

推荐人:查云飞老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304946

内容简介:

国家的各项政策如何在县域社会落地?县级党委政府与乡镇党委政府如何互动?县级党委政府如何调动乡镇的工作积极性?县域基层干部有哪些自主空间?乡镇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做工作?县域中的基层干部的状况和发展前景如何?县域治理中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应对?

本书是作者基于十多年来的研究和最近几年的实地调研写成的关于县乡政治运行逻辑与实践的力作。书中从县域治理的内部视角出发,对县域治理体系、县域治理能力、县域治理自主空间、基层干部的发展和激励,做了生动和形象的解读。作者对县域治理进行了深描和刻画,对个案给予了呈现和剖析,抓住事物本质而又生动形象,尝试学理分析而又深入浅出。该书文笔细腻生动,富有想象力,是“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直白的文风”的范本。读者阅读书中文章,一定是在享受一场极佳的思想盛宴。

12.《意义的惊现:科学、信仰以及如何理解事物的意义

作者:[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

译者:孙为鲲

推荐人:王冠玺老师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44909

内容简介:

我们生活在网络时代,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和知识。然而信息并不等于意义,知识也并不等于智慧。我们如何理解周围的世界?科学与基督教信仰是否相互冲突?宇宙的结构是否指向上帝的存在?麦格拉斯指出,人心充满了认识世界意义的渴望,而科学与信仰可以共同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意义。

13.《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

作者:[美]孙斯坦

译者:金朝武/胡爱平/高建勋

推荐人:张帆老师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03644818

推荐理由:

同学们,寒假将至,但因为要过一个愉快的新年,能够读书的时间或许并不太长。所以,我推荐一本小册子《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它虽然不厚,但处理的问题极为重要;语言精炼,里面涉及的知识又不是太深,所以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可以阅读。

本书的作者是桑斯坦(国内学界通常称其为“美国桑神”)。在本书中,桑斯坦提出的建议是,运转良好的法律制度一般会采用某种特殊的策略——在法律纠纷的裁判者之间达成某种未完全理论化合意,从而在社会不同意见和多元化之间得到稳定和一致。

有时这些合意确实包括在特定案件中存在严重分歧的人们所共同接受的抽象原则,但有时未完全理论化合意包括的是具体的结果:因为当人们对某个抽象原则持有不同意见时,他们通常朝着更加具体的方向发展。这种做法会在基本问题上保持沉默,以此作为将不同意见、不确定性、时间和能力的限制,以及质异性趋于一致的手段。在桑斯坦看来,在很多具体问题上达成的一致也是未完全理论化判断,也就是说,有关参与者对于结果非常清楚,但是对于解释这种结果的最一般理论却未能达成一致。

桑斯坦承认,未完全理论化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缺陷,但是在一个法律制度下,它的优点也很重要。“这些优点跟民主社会中法院的地位有限有关,因为在民主社会中,根本原则得到了最充分的讨论,而且通过民主舞台得以发布。”在桑斯坦看来,未完全理论化合意乃是审判事业乃至整个判例法的一条主线,也是类推推理的一条主线。不过,“对这种协议的坚持对认为法律领域实际上反映了某种一般理论的人们(例如,功利主义或者康德学说)来说是一种挑战。”

对于司法实践的现状而言,未完全理论化合意有其特殊的意义。法院由完全不同的人组成,他们的民主意识不强,而且发现事实的能力有限;他们必须作出许多决定,共同生活,尽可能避免出错;他们相互尊重,尊重先辈,尊重所有对其决定产生过影响的人。“未完全理论化合意正是对这种情形的恰当反映。”而法官所担任的特定社会角色跟未完全理论化合意尤其合适。

在未能对首要原则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解决纠纷的两种最重要的方法是:规则和类推。在必须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这两种手段使得一致意见成为可能;在不可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使一致意见成为不必要。就规则而言,因为人们通常能够对规范的含义达成一致看法;就类推而言,人们往往从很有把握的案件出发,解决更难的案件。由此,通过类推和规则,人们常常能够在某个具体的结果上融合,但不能解决正确与否以及善与否的大是大非问题。

不过,桑斯坦也指出,人们虽然能够借助规则和类推达成某种合意,但并不能保证得到的结果一定是好的。例如,就类推来说,可能两种情况之间存在差异,而且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不是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或许不应该想当然的采用甲案,或许不应该选择甲案作为类推思考的基础,或许基于规则就可以得出判决。类推及低层次思考所存在的问题,可能使得人们朝着一般性理论的方向发展。

桑斯坦总的看法可以归纳为:原则问题和理论问题主要归之于政治领域和民主制度,而在司法领域,通过适用规则和类推(或许它们的优点有限),法官们只需达成未完全理论化合意即可。换言之,虽然也可以在基本原则上达成一致,但在通常情况下,法官们会寻求对更具体的结果达成合意,即便他们依然对最一般的原则或理论存在分歧。

14.《公共卫生史》

作者:[美]乔治·罗森

译者:黄沛一

推荐人:胡敏洁老师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7338

内容简介:

从流行病学的古老源头,到职业健康、母婴保健、营养学的兴起,从人口统计的诞生到第一次国民健康调查、第一套地方卫生行政体系、第一个国际卫生组织的破土,卫生学泰斗、医学社会史先驱乔治·罗森细数公共卫生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展现政治、经济、科学、思想背景下的卫生大历史,讲述一个关于挫折与前进、迷茫与奋战的故事。《公共卫生史》联结过去与现在,试图从历史中找到公共卫生获得进步的必要条件,以此指明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