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我国《民法典》一般人格权条款的本质及立法选择、一般人格权价值基础的表达方式、作为一般人格权价值基础的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一般人格权条款与具体人格权条款的适用关系以及一般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的认定方式等六部分展开研究,希冀为《民法典》一般人格权条款的准确理解适用奠定砖石基础,最终助益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的充分实现。
新书导读Relected Reading
- 书名:民法典一般人格权条款研究
- 作者:朱晓峰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日期:2024/06/01
- 开本:16
- 页数:220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9789701
- 点击查看馆藏链接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民法典一般人格权条款的本质与立法选择
一、一般人格权的本质
(一)德国法上的争议与解决
(二)我国学理上的主要争议与应对方案
二、人格权民法保护的域外相关规定
(一)法国
(二)德国
(三)日本
(四)瑞士
(五)小结
三、《民法典》编纂前我国人格权民法保护模式的选择与嬗变
(一)清政府
(二)北洋政府
(三)南京国民政府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民法典》编纂中的理论争议与立法选择
(一)学理上的主要分歧
(二)《民法典》的选择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法典一般人格权条款价值基础的表达方式
一、一般人格权条款价值基础的宣示
(一)价值基础宣示与民法典编纂的科学性
(二)价值基础是否宣示的域外法规定
(三)《民法典》的选择
二、一般人格权条款价值基础的类型限定
(一)一般人格权条款价值基础限定存在的问题
(二)一般人格权条款价值基础的法律规定
(三)一般人格权条款价值予以开放的实践经验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法典一般人格权条款的价值基础(一):人身自由
一、人身自由作为一般人格权价值基础的理论争议与法典选择
(一)《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的学理分歧
(二)《民法典》的选择
二、人身自由的界定方式
(一)《民法典》颁布后的理论分歧及评析
(二)在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的规范关系中确定人身自由
三、人身自由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人身自由与行动自由
(二)人身自由与意志自由
(三)人身自由与其他自由
四、人身自由在人类基因编辑自由规范中的运用
(一)人类基因编辑研究自由受法律保护
(二)人类基因编辑研究自由的法律界限
(三)违反人类基因编辑研究自由界限的法律责任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法典一般人格权条款的价值基础(二):人格尊严
一、现行私法体系中人格尊严的规范现状及解释进路
(一)现行私法体系中人格尊严概念的规范现状
(二)现行私法体系中人格尊严概念的解释进路
二、现行私法体系中人格尊严的思想渊源及司法运用
(一)我国的传统尊严观念
(二)人文主义-启蒙主义思想中的人格尊严
(三)康德思想中的人格尊严
(四)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人格尊严
三、人格尊严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个人信用
(二)敏感个人信息
(三)性自主权
(四)夫妻忠实关系
(五)人格形象的统一性
(六)仪式行为的可尊重性
四、人格尊严在死者人格利益保护中的运用
(一)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争论与实践
(二)标表性人格利益
(三)尊严性人格利益
(四)物质性人格利益
(五)其他人格利益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法典一般人格权条款与具体人格权条款的适用关系
一、我国司法实践及学理上的主要分歧
(一)司法实践的基本立场
(二)学说理论上的主要争议
二、域外法相关规定
(一)保护范围不重合
(二)保护范围重合但具体人格权条款是封闭性保护规定
(三)保护范围重合且具体人格权条款是开放性保护规定
三、一般人格权条款与具体人格权条款适用关系的类型化处理
(一)具体人格权条款的独立适用空间
(二)一般人格权条款的适用空间
(三)具体人格权条款与一般人格权条款的交叉领域
四、人格权条款交叉领域的规范关系在死者人格利益保护中的运用
(一)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核心目的
(二)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请求权主体的范围
(三)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规范缺陷的解决方案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法典》一般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的认定方式
一、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认定条款的立法选择与基本属性
(一)《民法典》编纂中的争议与选择
(二)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认定条款的基本属性
二、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认定条款作用方式的理论争议与评析
(一)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认定条款作用方式的主要理论分歧
(二)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认定条款作用方式的基本构造与立场
三、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认定条款考量因素的独立作用方式
(一)行为人和受害人的职业
(二)影响范围
(三)过错程度
(四)行为的目的、方式、后果
四、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认定条款考量因素的综合作用方式
(一)合法性原则
(二)价值位阶原则
(三)比例原则
(四)权利适当限制原则
五、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章 民法典一般人格权条款的本质与立法选择
一、一般人格权的本质
(一)德国法上的争议与解决
(二)我国学理上的主要争议与应对方案
二、人格权民法保护的域外相关规定
(一)法国
(二)德国
(三)日本
(四)瑞士
(五)小结
三、《民法典》编纂前我国人格权民法保护模式的选择与嬗变
(一)清政府
(二)北洋政府
(三)南京国民政府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民法典》编纂中的理论争议与立法选择
(一)学理上的主要分歧
(二)《民法典》的选择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法典一般人格权条款价值基础的表达方式
一、一般人格权条款价值基础的宣示
(一)价值基础宣示与民法典编纂的科学性
(二)价值基础是否宣示的域外法规定
(三)《民法典》的选择
二、一般人格权条款价值基础的类型限定
(一)一般人格权条款价值基础限定存在的问题
(二)一般人格权条款价值基础的法律规定
(三)一般人格权条款价值予以开放的实践经验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法典一般人格权条款的价值基础(一):人身自由
一、人身自由作为一般人格权价值基础的理论争议与法典选择
(一)《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的学理分歧
(二)《民法典》的选择
二、人身自由的界定方式
(一)《民法典》颁布后的理论分歧及评析
(二)在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的规范关系中确定人身自由
三、人身自由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人身自由与行动自由
(二)人身自由与意志自由
(三)人身自由与其他自由
四、人身自由在人类基因编辑自由规范中的运用
(一)人类基因编辑研究自由受法律保护
(二)人类基因编辑研究自由的法律界限
(三)违反人类基因编辑研究自由界限的法律责任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法典一般人格权条款的价值基础(二):人格尊严
一、现行私法体系中人格尊严的规范现状及解释进路
(一)现行私法体系中人格尊严概念的规范现状
(二)现行私法体系中人格尊严概念的解释进路
二、现行私法体系中人格尊严的思想渊源及司法运用
(一)我国的传统尊严观念
(二)人文主义-启蒙主义思想中的人格尊严
(三)康德思想中的人格尊严
(四)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人格尊严
三、人格尊严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个人信用
(二)敏感个人信息
(三)性自主权
(四)夫妻忠实关系
(五)人格形象的统一性
(六)仪式行为的可尊重性
四、人格尊严在死者人格利益保护中的运用
(一)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争论与实践
(二)标表性人格利益
(三)尊严性人格利益
(四)物质性人格利益
(五)其他人格利益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法典一般人格权条款与具体人格权条款的适用关系
一、我国司法实践及学理上的主要分歧
(一)司法实践的基本立场
(二)学说理论上的主要争议
二、域外法相关规定
(一)保护范围不重合
(二)保护范围重合但具体人格权条款是封闭性保护规定
(三)保护范围重合且具体人格权条款是开放性保护规定
三、一般人格权条款与具体人格权条款适用关系的类型化处理
(一)具体人格权条款的独立适用空间
(二)一般人格权条款的适用空间
(三)具体人格权条款与一般人格权条款的交叉领域
四、人格权条款交叉领域的规范关系在死者人格利益保护中的运用
(一)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核心目的
(二)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请求权主体的范围
(三)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规范缺陷的解决方案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法典》一般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的认定方式
一、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认定条款的立法选择与基本属性
(一)《民法典》编纂中的争议与选择
(二)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认定条款的基本属性
二、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认定条款作用方式的理论争议与评析
(一)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认定条款作用方式的主要理论分歧
(二)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认定条款作用方式的基本构造与立场
三、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认定条款考量因素的独立作用方式
(一)行为人和受害人的职业
(二)影响范围
(三)过错程度
(四)行为的目的、方式、后果
四、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认定条款考量因素的综合作用方式
(一)合法性原则
(二)价值位阶原则
(三)比例原则
(四)权利适当限制原则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