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等哲学基本原理,无论是基于量刑规范化还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量刑,都需要遵循量刑个别化的基本原理。所谓量刑个别化,并不是指案件的量刑结果必定不同,而是具体量刑结果需与反映其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等方面的事实相适应,是实质化的刑法基本原则和能动司法在量刑问题上的具体要求和表现,它不仅不排斥量刑统一化,而且还与之相依存,共同为量刑规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面实现和体现着量刑公正。
本书从当前实践中和理论上解决量刑公信力低和量刑效果差的做法和理念的主要问题入手,在对量刑个别化进行全面理论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深挖量刑个别化的历史渊源、法理基础和哲学原理等理论根基,通过解析量刑个别化在刑事政策、量刑原则和量刑方法等相关基本问题上的表现,通过解构量刑个别化的基本运行基础、运行根据和运行流程,通过评析若干热点判例、热点现象、量刑指导的量刑个别化问题,全面揭示和解读了量刑的个别化原理。这对于深入探究量刑问题、深化发展量刑理论,以及理性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均具有重要意义。
石经海 男,1970年生,安徽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刑法专业,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科带头人(负责人)、量刑研究中心主任、学术集刊《量刑研究》主编,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于2018年入选重庆市第四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于2019年入选重庆市第三批技术学术带头人。
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犯罪学及相关跨学科,重点研究量刑、有组织犯罪、毒品问题治理、刑法基本理论本土化、刑法治理现代化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2003年始持续从事量刑问题研究;2008年入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量刑规范化问题专题研究;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挂职于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主要从事量刑规范化试点的实施细则起草与适用指导工作。主持有关量刑问题的国家和省部级课题项目10多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刑法应对研究”(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定罪量刑实证研究”(2010年)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智库项目“完善对犯罪的恢复性处遇措施研究”(2020年)。发表有关量刑问题的核心期刊论文20多篇,出版《我国刑期折抵制度之检讨》(2008年)和《量刑个别化的基本原理》(2010年,本著原作)2部有关量刑问题的专著。